2024年高校錄取通知書近日起陸續(xù)投遞派送。據(jù)報道,今年各校的錄取通知書異彩紛呈,很多富含中式元素的設計巧思國風感十足。從毛筆手跡到蘇繡繡名,從“當歸”相框到日晷機關,“上新”又“上心”中顯示出校方滿滿的誠意與祝福,也給新生潛移默化地送上一堂傳統(tǒng)文化啟蒙課。
步入高等學府,對莘莘學子而言無疑是求學生涯中的一個重要時刻,意味著將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歷程。在這個新起點,一個恰如其分的儀式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建立身份認同和心理準備。對注重體驗感的“00后”Z世代年輕人而言,錄取通知書的精妙設計、甚至獨一無二的“專屬定制”,讓他們感覺被肯定、被尊重、被珍視。譬如,北京大學今年錄取通知書包含了以新生學號定制的博雅塔藏書票,以“東風桃李”“北溟潛鱗”“秋水文章”“玉壺寒窗”等詩文典故開啟聆教讀書的大學生涯;陜西師范大學連續(xù)18年請退休老教授和書法家校友、在職教師一起,為新生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;浙江理工大學通知書上新生姓名由蘇繡非遺傳人一針一線繡上……這些高度個性化的“高定版”通知書飽含溫度情感,無疑會成為每位學子一生的珍藏。
高校教書育人,從來都不只是知識的傳遞,更是文化的傳承和心靈的精神滋養(yǎng)。錄取通知書承載的不僅僅是一紙通知的實用性,更是高校給學子的富有儀式感的一份“見面禮”。這份禮物彰顯著學校的歷史文化和育人理念,承載著師長的殷切期望和祝福,確實值得好好花心思設計制作。例如,天津大學以“當歸”相框為禮,寓意“當你學成,歸家報國”,將愛國情懷與求學夢想巧妙結合;浙江農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以毛竹為原料,運用學校自主研發(fā)的刨切微薄竹技術制作印刷;復旦大學采用國家級非遺潞綢作通知書封面,浙江大學通知書借鑒了《四庫全書》的古籍裝幀,電子科技大學禮盒封面是日晷機關,均體現(xiàn)出濃濃的人文氣息。
盤點這些年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,一個鮮明特點是,越來越多的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蘊含其中?!按髮W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”,期待這份帶著溫度、帶著感情的儀式感,能讓更多學子們在人生的新起點重溫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新生第一課,開啟提升自我、追求至善的求學之路。(央廣網(wǎng)評論員 姜葳)
(松花江網(wǎng)編輯 孫淑平 松花江網(wǎng)見習編輯 徐濤)
原標題: 【央廣網(wǎng)評】上新又“上心” 錄取通知書藏著傳統(tǒng)文化課
反侵權公告:
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、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(guī),未經(jīng)書面許可,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,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。為規(guī)范網(wǎng)絡轉載行為,制止非法侵權轉載,本報社鄭重公告:
一、任何單位或個人,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(wǎng)、吉林烏拉圈等)的原創(chuàng)內容,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;
二、對侵犯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(wǎng)、吉林烏拉圈等)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,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,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,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、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、提起訴訟等;
三、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,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:
程律師(法律顧問)0432-622237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