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粽子香,香廚房;艾葉香,香滿堂;天中采五瑞,人人吃五黃;江河湖泊龍舟賽,五彩葫蘆迎端陽?!蔽逶露岁?,又稱端午節(jié)。端午節(jié),記者采訪了我省著名民俗專家施立學,請他談談端午的由來與習俗。同時,記者走上街頭巷尾、大小商超,感受長春經濟的復蘇,節(jié)日里百姓的幸福生活。
端陽所以為節(jié),是獨特的地理條件與人文環(huán)境,催生了中國民眾特有的時間觀念,這種時間觀念就是歲時。歲時,每歲依時也。據(jù)晉?周處《風土記》記載:“仲夏端午,端,初也。”指五月的第一個五日,古代“五”與“午”通用,單月為陽,取陽氣始盛之意,故五月節(jié)又稱端午節(jié)、端陽節(jié)。端陽時節(jié),天氣由初夏即將轉入酷暑。諸多病疫、蚊蟲之屬即將滋生蔓延的時節(jié),讓未雨綢繆的民眾有了強烈的防范意識,形成了眾多的民間習俗:通過飲食,驅暑防毒;編織五彩,拴掛辟邪;采擷山野,醫(yī)藥強體;競渡龍舟,游藝健身,從而達到人與節(jié)的統(tǒng)一。
舌尖橫掃的端午
食粽子。粽子古稱“角黍”,形式多樣,有糯米裹上小棗的棗粽,有裹上火腿的火腿粽,有裹上豆沙的豆沙粽,只用糯米或大黃米的叫涼粽。粽子是端午不可缺少的節(jié)令食品。
記者在走訪各大商超中發(fā)現(xiàn),更精細的配比、更具創(chuàng)意的包裝共同促成了節(jié)日市場的綠色盛宴。為了吸引消費者,商家一方面在包裝的創(chuàng)意特色上下功夫,方的、圓的、三角的,紙的、布的、竹編的,頗具創(chuàng)意的包裝中包裹著豐富多樣的粽子,豐富的口味、獨特的創(chuàng)意,成為人們選購的理由。在長春市中心一家大型賣場中,一位粽子促銷員告訴記者,今年廠家出的粽子沒有那么多花哨的包裝,但是口味好,搭配的也合理,“挺實惠、挺貼心的,我自己也往家買,早上當早餐,特省心。”
除此之外,甜品店出品的個性化“私房粽子”也很受歡迎。節(jié)日之前,長春市一家主打“黑松露”元素的甜品店推出了粽子形的趣味甜品。以黑色奶油打造紋理,制成粽子外表,用黑松露慕斯蛋糕和水果餡料打造“內容”,精良的原料,精致的制作工藝,搭配精美的包裝和整體設計,新穎的甜品粽子一經推出,就收獲了年輕消費群體的歡迎,很快賣斷了貨?!昂谒陕犊谖墩娴暮芸幔仁俏蚁矚g的甜品,又是節(jié)日食品,簡直完美!”消費者李女士告訴記者。
吃“五黃”。五月端午,要食五種帶有“黃”音的食物,即飲雄黃酒、吃黃魚、黃瓜、咸鴨蛋黃及黃鱔,故五月又叫“五黃”月。
五彩編織的端午
拴五彩線。五彩線又叫朱蒙,端午清晨,趁孩子熟睡時,用五色布或麻扎成小巧玲瓏的小掃帚、小簸箕、小葫蘆、小黃瓜、小辣椒、小紗燈、小老虎等小飾物,悄悄用五彩線連起來,拴在孩子的前襟、肩頭或手脖上,民俗以為可以驅辟病虐。
走在長春市內各大市場,售賣五彩繩和香包的攤位隨處可見,生意火爆。走訪中記者看到,售賣的五彩繩多種多樣,價格基本在幾元錢不等。從品類上看,商家銷售產品的樣式、花色上與往年的區(qū)別不大。一位在桂林路商圈賣貨的商家干脆承認:“今年沒進貨,去年沒賣完今年接著賣?!?/P>
“現(xiàn)在這五彩繩款式又多又好看,比我們以前戴的五彩繩可好看多了!”在長春市高新區(qū)活力匯夜市,市民劉女士正在挑選五彩繩?!拔颐磕甓冀o家人買五彩繩,端午節(jié)后下第一場雨的時候要扔到水里,現(xiàn)在的款式太多了,我真是看哪個都喜歡。還有這個香包我感覺也很好,這個味道聞著很舒服,一會也挑兩個。”
拴五彩葫蘆。葫蘆象征繁衍,象征團圓,掛在房檐、門首和楊柳枝上的五彩葫蘆,是節(jié)日最亮麗的一道風景。
山野采擷的端午
采菖蒲,俗稱“蒲草”,其根莖有鎮(zhèn)痛、健胃、驅風、利尿之效。富有象征意義的是菖蒲葉又長又直,似一把寒氣逼人的青銅寶劍。而菖蒲酒有行氣止血、延年益壽的功效,宋歐陽修曾有“共存菖蒲酒,君王壽萬春”的句子。
采艾蒿。艾蒿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性溫、味苦,可入藥。煎服有止痢、止血的作用,曬干艾葉做成艾卷,能灸治多種疾病。端午之晨,趁太陽未出山前,采來艾蒿,用以洗浴,俗以為可以明目健身,一夏不受蚊蟲叮咬;將艾蒿做成人形、扎成虎形,插于房門兩側,用蒿草纏起來,再懸一二枝菖蒲,十分壯觀,如虎之艾,如劍之蒲,如索之蒿草把門,自然病魔不敢近前。而遠觀翠綠,近聞清香,又美化了環(huán)境。
采年息花。年息花又稱捻紫香、鈴蘭花,東北滿族多于早晨采擷,用花瓣上的露水清洗眼睛,據(jù)說可使雙目格外明亮,一年里不會鬧眼病。
龍舟競渡的端午
龍舟競渡又稱龍舟賽會,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,龍舟競渡與端午的起源密不可分。關于端午的由來,施立學告訴記者,端午溯源有多種說法:一說源于我國古代“龍子節(jié)”,以龍為圖騰的人們認為龍是主宰一切的神靈,每年都有祭祀龍的盛典,端午龍舟賽遂成為健體強身的體育競技;二說起于春秋越國,勾踐于此日操練水軍。宋高承《事物紀源·競渡》引楚傳云:“起于越王勾踐”;三說最為普遍,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,梁吳均《續(xù)齊諧記》中說:“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,五月五日投淚羅死”;四說紀念曹娥,《會稽典錄》說:“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,會稽上虞(今紹興上虞縣)人曹娥之父為江神彈奏不幸溺死,不見尸骸,14歲的曹娥,沿江哭號,七日不絕,后投江而死”;五說紀念春秋吳國名將伍子胥,民間傳說,伍子胥于五月五日被吳王夫差所殺,拋尸于江,化為濤神。
在長春市南溪濕地公園,長春市皮劃艇愛好者們往往會舉辦親子劃龍舟活動。由11條雙人皮劃艇依次首尾相連,組成一條五彩龍舟,以此慶祝端午佳節(jié)。劃龍舟一般由父親或母親帶著孩子同乘一船,共同劃槳。其中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動作嫻熟,駕船輕巧,據(jù)稱都是皮劃艇愛好者,日常也會到公園里進行皮劃艇練習。市民柴先生說:“我2020年端午節(jié)就參加過單人皮劃艇比賽,從此接觸了皮劃艇運動,之后每周劃兩次,每到端午節(jié)我都會再次劃龍舟,覺得進步很大,也很有意義。”
五月端陽,習俗色彩繽紛。端午應天順時,是飲食、醫(yī)藥、工藝文化節(jié),是健身強魄的體育盛會。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,更多人文歷史匯入端午,不僅承載著悠久的民俗文化,更浸透著濃濃的鄉(xiāng)情和親情。
進入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人成為信息洪流上的泛舟者。我們繼承了祖先追求美好、創(chuàng)造美好的基因,在新時代創(chuàng)造著新的生活。而今,更豐富的市場供給、更精彩的網(wǎng)絡空間,讓節(jié)日的氣氛延展,讓盛夏的快樂持續(xù)。
(松花江網(wǎng)編輯 熊紫旭)
反侵權公告:
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、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(guī),未經書面許可,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,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。為規(guī)范網(wǎng)絡轉載行為,制止非法侵權轉載,本報社鄭重公告:
一、任何單位或個人,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(wǎng)、吉林烏拉圈等)的原創(chuàng)內容,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;
二、對侵犯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(wǎng)、吉林烏拉圈等)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,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,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,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、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、提起訴訟等;
三、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,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:
程律師(法律顧問)0432-62223777
武文斌(版權合作)0432-62523496